朋友圈云看展之五
👆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
阿改的编者按:
如上期云看展(朋友圈云看展之四)所写的,继续征求一下美术馆、画廊和其他艺术机构的意见:如果这个栏目变成付费的栏目,你们愿意吗?
比如每个展览的露出,价码是500到800元——字数少于500字的收500元,多于500字的收800元,比车马费略高,不知道金主们意下如何?
有这个提议,一则是雷徕的确写得好,而且尽心阅读资料、搜集信息和深度思考,做这些工作付出的劳动不少,给予一定报酬也是应当的;
第二,从机构的角度来看,这些文字也可以成为展览的一部分补充内容,为可能的画册/别页或未来的出版多一个可能的选择;
此外,因为“云看展”基本上是合集,涉及到的机构如果一起转发,既能最大程度服务受众,也能相互帮衬借力——众人拾柴火焰高嘛。
不过,需要补充说一点,有意投放的机构,我们(主要是雷徕)也要看看展览的内容和风格,包括具体的时间安排是否合适,因此不能百分之百打包票说只要给钱就一定能写;
还有一个无情的要求:不给事先审稿。
如果决定投放的机构最后觉得评论写得不好不满意,可以不付款。
以上,在这里先说明一下。感兴趣的机构可以联系我(微信agai1984,或邮箱:263419055@qq.com),也欢迎艺术机构转发这则消息,感谢感谢。
〇
雷徕的作者按:
这一期的主题,是视觉风格中的美学立场与立场美学。这俩词听上去很像,但其实没啥关系。前者无外乎说,艺术风格、形式语言里面包含了人的三观,一笔一划,都反映人格;后者是说,一种不是为了传统“审美”目的而做的当代艺术,同样会有创作方式所带来的美感问题,并且这种美感问题,和姿态的品质有着对应性,因此决不是无关紧要的。所以,不管转向哪边,都会产生自身的审美伦理问题。
(不知栏目改革后,我会沦入一月三更的美[xiang]好[ku]困境吗?还是会变得自由、稍微有闲一点点了?)
〇
Nik Nowak:g.gratiosa
Simulacra
2023.2.18-3.23
“介入”挪进白立方
来自前西德的艺术家的身份本身,是Nik Nowak创作的重要背景,他的作品被称为“声音雕塑”——这个名词,显然源自他的老乡博伊斯将行为艺术称为“社会雕塑”的提法。
在这里,我们可以提一个问题:像这样作为社会介入的艺术,脱离了第一现场,进入白立方之后,我们应该以怎么的方式去看待?是应该将展陈物视为介入艺术的副产物来看,还是将纪录文献本身,当作艺术来看?而在Nik Nowak这里,纪录被赋予了作品的审美品质,尤其衍生出来、放置在这里的装置作品,甚至有了和介入全然不相衬的寓言意味。
在白立方中的二次创作,代表无事、和平的蝈蝈声,取代了作为抗争的“声音雕塑”,3D打印的装甲车,也摆脱了沉重感。摆在一旁、砌得整整齐齐的砖头,则是艺术家对北京印象的直观第一代表物;他这种接地感的追求,倒和“在地性”的艺术教条要求无关,更像只是为了营造场景的松弛、透气感。
其实,“介入”和白立方内的“剧场”,存在着本质的对立,而这种差异,而在艺术家眼里,当年的西东德情景,和今日的中国情景,不正好与之两相对应吗?只是要较真讲,这样在艺术伦理里对不对,那我也不知道了。
〇
吴小欢,赵宇,赵邦,顾文璟
白天的房子
协力空间
2023.3.4-4.23
温和的异见游戏
去《白天的房子》,主要是看赵邦的。他的作品中,有某种典型现象。
通常,赵邦的一个(组)作品,是一个点子配相应的一个有趣的形式,灵机一动的快感,略微小坏(在所有人都能包容、甚至喜闻乐见的尺度上),直白,准确有力,没有杂蔓,不耐人寻味,不复杂且深刻。这,是他最大优点,也可以是最大缺点,怎么看,端看观者自身立场不同。但是,即使站在不同意见的一方,也可以看见他作品有效率的品质。
影像作品“Clean”,背景是屏幕生活已既成生活现实的时代,虚拟即真实,标配音源掌声给到持续擦除画面中附着的图标/商标内容的动作。然而俏皮鬼给出了一个意外:其中有一组标居然是背景层的一部分——擦除的奶头乐式快感,廉价的欢呼鼓励声,被找了没趣。
赵邦端出要批判的架势,但实际给到的口气,却是非批判、调侃着接纳现实的温和。对异议者来说,这是投机左不道德的人生态度,在艺术中的趣味体现;但反过来说,这是一种不会大反大降、不会严重自我撕裂,相对较轻盈自由的态度。
(赵邦给的这条推文里有《Clean》的全片,还有其他有点坏我不太敢贴出来的作品。为了免去重复上传的不必要劳作等缘故,我直接把链接放上来:赵邦 作品)
〇
坚决复习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
(下辑:液态循环)
长征独立项目空间
2023.3.11-5.7
策展人:袁佳维
艺术家:曹舒怡、冯骏原、胡伟、刘窗、刘雨佳、娜布其、蒲英玮、张如怡、张月薇
另类解读/刻意误读——一篇不看背景资料的现场直观
(我决定,在不了解策展的背景资料,以及相连的展览上辑,如此情况下,写下现场给我直观感受。因为现场使我浮现出一个印象,这个印象所包含的,是基于我心智上不认同的立场,所激发的、我情感上却很享受的审美直感。虽然这么做,是有一点不礼貌,但我觉得,这恰是对一个展览更好的肯定方式)
这个展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很美 ,并且这种美,源于以一种更高姿态的、人道主义的普世伤感叙事,来消解历史特殊的创痛。这不是个别艺术家的立场,却是整个策展叙事线塑造的整体感受。标题的半戏谑既是反对,却也是对某种在当代艺术语境里不太会再提起之事的刻意关注,而这种关注本身带有对某个时间的情感。
胡伟的两件作品,处于展线开端,并且也概述了全场的总体趣味。影像《为公共集会<邂逅>的提案》,围绕“大连的广场”这一公共空间代表,展开本身有着复调意义的叙事。镜头语言是:黑白,静帧、定格、缓慢长镜头、空镜、静物、老照片、感伤旁白,散文电影和拟纪录片,个人营造的“公共”感,克制而不滥情地对集体记忆进行感伤纪念——这种情绪感在片中最显著。不断重复强调城市变革中,产生的新“他者”(对比主流声音的弱势者),取消了特定“他者”的历史特殊性。于是,是一件总体安全的作品。
但这被《公共喷泉——可行性方案》打破了。刻意在旁的伟大小雕像,修正了隔壁视频的主调,让复调的另一条线,显得更像醉翁主旨。因为既然已经要被《喷泉》揭露,《集会提案》的刻意迂回显得没有行为上的必要性,而更像是体现情感上的复杂性。
另外,前者的镜头语言,让我们联想到克里斯·马克那一型的视频作者,以及同时期的,“记忆史”这门学科:观点是,集体记忆,而非发生过的事实,构成我们的历史。
张如怡的《只有现在》,接在两者线索之后,原本宽泛的解读区间,被限定在了一格:建筑碎片、瓷砖成了广场的砖,同样是微物,也可以象征个体棱角的仙人掌刺,变得更像一丛,更像弱势者的群体尊严。
冯骏原,《透明性,或衣柜里的骸骨,地毯下的尘土》,标题指向共识、成见之外、卑微者。
连续叙事线后,蒲英玮《“环球异域”路线图》的“如需观看,请联系工作人员”,便从出于必要性的遮掩,变得更像是,不打开才是它常规展陈的状态,喻:自我审查是一种绅士得体的行为。
叙事线走到曹舒怡的《潜含亲缘》:体现为更宏大的生物史所带来的豁然感——人类断代史的分量,对比下又算得了什么呢。
刘窗的《无题(节日)》,刘雨佳的《黑色海洋》,横在中间,观看顺序可前可后。既可是大写“人”的孤独,也可以被引导成:劳动者/社会边缘者的异化孤立。
娜布其的《持疑的场所(中心点)》,呼应了胡伟视频中的“巴别塔”,但已不若前者,代表恶意,而只纯显得感伤落寞的孤高了。
张月薇《方法格(轨道运行)》:过去式结束了,进入了新时代。
60X70X38 cm(雕塑)120X120cm(展台)
单张尺寸:59.4X42 cm 2023
我事后看过上辑的资料、和策展人的自我阐释;尽管有偏移,但我还是觉得,这样写下的展评,可以发掘并放大展览内部本就具有的潜在多面向,即使它可能错判了策展意图所站立的基本立场:
《坚决复习下》,形成了统一的叙事和完整的审美品质,它分离了过往集体主义时代的现实和单纯作为价值的“集体”,对后者采取了一种理智上未必赞同、但情感上富有同情的心情。在很“糙”的北京艺术圈,这其实很罕见,京圈流行无座位车厢的大金主做派;而有教养舱位专享的左派美学,更海外一些、更海派一些。
〇
Matteo Basilé,栗子
再现浮士德
英蓝国际金融中心
2023.3.12-4.27
“荣誉男性”?
栗子是一位女性。但她的一部分作品,使人一度想称之为“荣誉男性”(这个词出自我之口是夸奖,但对很多人来说,这个词是用来骂人的)。
即使在作品的许多细部流露出女性气息,但她大量选择了在传统上被西方人目为“男性气概”代表的主题去创作;并且在整体风格上是中性的。
这次双个展的题目是《再现浮士德》,浮士德,是个老直男人表,既神化但又物化女性;作为纯客体的“神秘女性”,还被放在了其价值观自我表达时的核心位置!
《斯多葛学派》,这个系列作品,题目也很老白男,并且她的石膏雕像所反映的趣味,是对古希腊的直接复写:是男性表现男人体的标准,高贵的静穆美。但有两点:她截取雕像体残缺局部的方式(残缺感的希腊,原来也是个德意志男性专题趣味),让雕塑的气概没那么过于阳刚了;而蒙上的那层黑纱,则非常阴柔。恰是这层阴柔的、女性的薄纱,才是其间最有力量的体现。
(注:斯多葛,体现为男性气概的一款类型,核心教条是,一种伴随对外在行为的自抑,而达到内在自由的品格/自在自为状态。这个核心其实很中性,但它的外延展开中有很多直男成分)
与之有关联的,栗子还有几件作品,叫作《喷泉》,是类似的石膏雕像,在一个喷泉的基座上,被几把水枪围着滋。滋水枪的隐喻——更像是年轻男性对权威老男的挑衅,而出于栗子之手,则显得无甚恶意,却有着小调皮:因为她对雕像所象征之崇高性,是认同的,而水枪,则像是对自己这种认同感的小戏谑、小反讽。
《普罗米修斯》系列的纸本绘画,虽然同样是对大理石雕像的再现,但描绘的触感,在简洁有力的同时透出了柔和的气质。比纸本更为体现厚重的是画框,经颜料的处理而来的厚重残败感,强化纸的力量。
栗子的大尺幅绘画,侧重于表现厚重、废墟、神秘。而她所诉诸的神秘性,比之——譬如大德兰——更接近——譬如波墨。
同样指向神秘的,她的影像作品,通常表现森林里的神秘女性——这一德国浪漫派常见的母题,传统上同样由男性视野垄断了类似符号的代表权。但栗子并没有塑造被寄托传统男性期待想象的客体。尤其在作品《刺》中,女武者的身劲没有肌肉感,却恰因此更体现了精神上的与武士气概/男性气概。
栗子 《斯多葛学派》(共5件) 石膏、丝绸
195x75x55cm(每个) 2020 摄影:朱丽英
其实,恰恰是栗子身上强烈的女性成分,才让她的这种态度显得不寻常:她将这些男权特色最重的文化传统,视为男女共有的文化财富。恰恰是她弱化性别特性的艺术选择,让她的作品里透露出对女性和男性都有特别意义的气息。
世间总在称许金发碧眼的哈莱姆主义,却对带上白面具的黑皮肤,抱着“不进步”的轻蔑观感。同样作为一系列弱势群体自我主张、自我肯定的进步声音的一环,那个声音,在音量的高潮,也遭遇了被代表、却落不到实处的尬境。这时候刻意借题发挥,请大家听一听反舌鸟的保守蛮话,也或者更有益“进步”?
〇
包放,韩青臻:
缓解力
七木空间
2023.4.15-5.21
如何观看一幅抽象画之四
(“情节”这个词,本身是指一种情境起伏的戏剧力节奏强度,一种形式框架,而和填进去的具体故事材料无关。抽象画,很多时候,就是没有故事的戏剧节奏的体现,因此,它又总是有故事的潜能在。这是题外话。)
在韩青臻的绘画作品里,色彩关系一直是画面节奏力的核心,即使被大面积的刮擦的灰纹理背景,挤到了很小的画面面积,并且再次被更醒目的笔触、笔触所塑的似有非有的形、各式的因素剥夺了直观的优先顺位,但却仍然是支配性的结构。把支配性因素收束到细小之处,或许体现了艺术家的某些性格特征?
即使具体所选的颜色更为粉嫩、荧光,反映出当下(多数?)人的某种品味倾向,但,其核心结构仍是类似于这样的东西:两个互动着的关键颜色笔触,首先被算入补色关系,再根据和第三方色彩作用力(对两个主导色来说,它的影响功能,相当于传统上,修正了主导力量色的基调色的功能?)的节奏趋向潜力,进行向180度以内或以外的适度偏斜。补色的效能是抢眼;配合明度或纯度节奏差的对比色也是抢眼;但在明度和纯度上平衡的对比色一起铺上,却是平稳的功能。
当然,青臻的作品里,可能还着重体现了一些更罕见的色彩学知识的作用,这些知识,说出来,搞绘画实践的大家都觉得是这么回事,但平时,又没有真被人用清晰的文字表达过,例如:黑色在某一色域的颜色被完全封印的情况下,在感受功能上,是可以约等同于那个色域的中心色的;补色在黑、灰缺席(或极弱势)的画面情况里,只要纯度够,不管明度上重不重,都是等同于黑色的功能的。
笔触乍看是为了附着颜色而用,但细看有时又似带出了仿佛的形象;或者有时是非具象的形状间的交互,体现某种关系联想的空间,和某些人际关系中的常态,有神似的隐喻性。但是,这种或半形象或关系的隐喻又并不指向某种意义性让人不禁要问,是否促成这种视觉愉悦的心理动机本身,就是其意义的深层指涉?
材料质感对形式语言反作用力,很明显。甚至于因为同样的色彩结构内核,可以平移到多种色彩的直观表象,因此在不妨碍艺术家恪守某种结构方式的前提下,在直观呈现方面,时下最流行的颜料特质,在作品中有最醒目的决定性在场。
通常情况下,抽象绘画会有一个感受意味的解读区间,但不会将意义定死一格。展览名之《缓解力》,以及同展艺术家包放的作品,对韩青臻相对较空疏的抽象作品,赋予了一个具体场景,在这个场景中,韩作变得更具体、更易切入了。
〇
倪军:书房里的画室
偏锋画廊
2023.4.22-6.4
庾信文章老更成
所谓一饮一啄的学问,莫非是道,这才体现“文章老更成”的精神。日常主题的绘画,是具有宏大的历史批判视野、有河山意气的青春——这个青春可以超越生理年龄,越是生长在精神不撕裂的好时代的人,青春就越长——到老来的回归。用一个略浮夸的说法就是,人生的辩证法,最终会在扫洒应对、矢溺之间,沉淀下天下之周感的格局。
如果联系倪军前作,家中庖厨的鱼,是从海洋/海盗叙事(=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叙事)中,收束而来。作为普普通通食用的鱼,不久尚有矜持,还得和“五饼”聚到一处;苹果不久前,还叫平安,并要和那本黑皮书放一起一样;如今就和牛腱,和各种食客(譬如文人美食评论家苏东坡的感觉?)手馋的食材一样,大特写,剖开、横陈,用抑扬自若、收放有暇的笔触,来再现肉质纹理之鲜活感了。
满屏的花开活力,向着窗外,随手习惯放进去的历史大人物,也不过花旁过客。一双指点河山/指挥大合奏的手,对着空无一物的安静小河,也没有什么不自如的。
细细说来,描绘日用闲逸的绘画,可以是灵韵降临到每个日常物的象征主义,文人逃避现实的逸趣,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苦闷艺术家装点美好生活的心理补偿,等等因子。但都不太全是;是对自由有充足信念,心境饱满的,“面向大海”的人。
鲍栋在前言里,称守旧是除了创新之外艺术的另一番美德:非个性化的套式主题,基于(马奈以来传统的)绘画成式的不断精研,这样的风格选择,和日常的主题,有着内在的相宜。但另一方面,他又称,这种技艺的精进,对小圈子以外而言、是不关紧的。美术批评毕竟还得首倡独特风格语言的探索。
相形下,年轻人已经很难只一味顺应地接受传统了:年轻人研习传统,总免不了师之又逆之,拧巴之,总也是“晚期风格”——断裂、破格、尖锐、不协,以反题吸收之、超克之。只有过往年岁来的人,才延续了绘画的盛年。
〇
卢豫: 伊壁鸠鲁的花园
蜂巢当代艺术中心
2023.4.29-6.6
田园的焦虑
(有时,我觉得需要,自发地,去直面我所不习惯的视觉类型/艺术现象)
在卢豫运用田园图像的再现中,至少有四种“田园”经验,发挥了作用:(城里人)郊游经过一片田园的经验;从文艺传统的范式获得的田园;通俗文化图像获得的田园;3D游戏/虚拟世界里经历一片“田园”的经验。在四者的相互混合中,最后一个至少在直观表象上,占有绝对的优先位置。实际上,一个“Z世代”的艺术家,画一片屏幕3D风格的风景的时候,ta在画什么?(对于这个问题,笔者在第三期“朋友圈云看展”中,曾和林梓、雷鸣有过商榷,从关于崔灿灿的话题,一直争辩到关于劳大伦的话题)单纯将风景绘画的方法逻辑,向屏幕视觉表象进行移植(林梓、雷鸣的总结)的成分占了几何?真实要捕捉、再现屏幕时代新体验的成分又占几何?
田园的对立面是焦虑,而个人直观,这里的“田园”,正是对焦虑的疗愈,因而画面中潜藏着对焦虑的反映。而“屏幕”,通常也是一个欲望满足机制复杂地运行着的地方。由多重复合心理动机所激发的场景空间,则是艺术家心理防御机制结构,最容易发挥作用移情的地方。是以,按照梦的逻辑去理解画面的空间性,用“梦是层层掩盖下、虚假的满足”,这样的方法来分析艺术家的深层心理阴翳,就未必不可取。
作品《假日》,是一个阳台上的游泳池,在它上面,叠加了至少如下多个层面的东西:区别于现实的3D屏幕视觉;类似于,在《模拟人生》中,进行了于现实而言,不合理的空间搭建,得到的疏离、错位的心理空间体验;来自大卫·霍克尼的游戏池经典图像;可能还有一层,画中人与艺术家的性别差异。有这样的安全距离作掩盖,这个人物足以让艺术家自在地袒露/投射自身的深层心理阴翳。
在作品《红色郁金香》中,至少三种东西混合在了一个无违合的表象中:“元绘画”的寓言,3D建模的视觉,装饰性结构和模仿性描摹间的对立统一。一方面,艺术家应该是因为,三者均表达了对“似真性”和“真实”的对立,这样的通性,而将它们设计在一起。但另一方面,一束“郁金香”,如果处在这样三重遮蔽的表达中,那么,它是否特别适合寄托某种不能直白表达的隐晦情感?
作品《我的世界》中,艺术家描画了一个疑似农场游戏的场景。被墙和像素格子推回来/消除的远景,似乎是对没有远方的自觉/自嘲。牛是一只,鸡是一双,数量的安排,来自绘画视觉的传统习惯,但另一方面,有意无意的,可能是在农场游戏中,畜牧是量化的富裕感指标。
在笔者看来,卢的作品并不旨在带给观者愉悦的视觉/自由的快感,而是艺术家本人走向“田园”、走向自由的取径——因此,画面的共情,应该是向着田园、焦虑的共情。
〇
巫昂:悬置于
可能有书X象外
2023.5.7-6.5
诗人的画?女性?有信者?
第一个点:实际上,近些年的巫昂,完全有可能用了更多时间在绘画、而非写诗上,但我们仍然要说,她是一个职业诗人,而绘画是副业。因为她的诗,有刻意复杂化的结构层面,而她的画,是直接的,而非曲折的。举例来说,当巫昂走进一个“深邃的夜”的时候,必须得有一个反思的浅笑,或一道明亮的光,来瓦解一味的沉浸,达到结构的抑扬;但在她的画中,没有刻意的迂回,不像以绘画为第一职业的人那样,一边要提炼出纯粹、一套自我的风格,一边出于对油腻、套路化的焦虑,而不断作出刻意的反纯粹、“张力”。
她会顺从材料本身的特性,与自身舒适契合的方式,而在过程中自然地找到“意味”:譬如水彩和“肖的像”和逐渐朦胧、神秘化的面孔;临摹到半截的古画转入平面化、丑笨、古怪的趣味;2015年素描天使的曲线勾线造型、粗粝涂抹的调子、三角化形态,会符合场景中的非人格化形象,和有信者相关的故事意味;2021年素描的鼓胀感塑造、形体转折线边缘的调子,会配合不对称的五观表情/肢体语言,白描出优雅与挑衅之间、静默与不满之间的人物性格/心理(尤以不屑的鼻孔给人印象深刻)。
第二个点:巫昂是个女性。但“女性”和“女性”实际上也并不总是一回事。最显著的表现形式是身体。一种是过于饱满的女性身体,既刻意地和男性凝视的审美习惯拉开距离,又表现出一种自主厚重的安心感和母系文化中的造型相通;第二种长着一张奇特的脸,可能同时脱胎于马脸的造型和口罩的造型,女性身体特征更像是一种身份标记,和荷尔蒙的自然无关,配合有强烈的行动力趋向、但又不具体做什么的肢体语言;然后是夹于两者之间的女性身体,这一种和真实最接近。当然不只这三种。
第三个点,巫昂是个有信的人。正常说来,“使女”的谦卑会和强烈自我主张的身分女性相冲突。对此,我们首先会考虑,这是否是反映了现代人,总是复合、多面向、自我分裂的,几种性格反映在不同画上;但是,确实会有一些作品,同时反映几方面所整合出来的一体的人格。也许,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的诗:因为那爱人,本该是密契神婚者的世俗化版本/移情,于是终无法在具体的人身上负荷,这“爱”,便终于成了一个女性向着空气、没有对象的呼吁。
〇
叶庆:今日转晴
逸空间
2023.5.13-6.24
首先,叶庆对照片写实风格的吸纳,并非是对故往绘画性的取消,正相反,更低限度的绘画性,是更有克制的绘画性。照搬物像的成分,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对“绘画”的留白,从而在最近距离的细看中,感受因高度节制而更显老道的主动表现力。
其次,更高程度的拟真,适合于反映图像本身的怪异性。而这个怪异性,同样怪异得很克制:重复绘画某种类型的、一眼之下稀松无可看的场景,会让这类场景显得不正常;尤其是细想下,这几类“场景”,在近几年的生活中,本可以联想到某种稍微让人有些沮丧的社会意味。此外,让画面秩序更整齐的微调,也会强化这种观感。
通俗而露骨地说吧,他其实是在对某些场景的处理中,捕捉到了(憋出了)一种自我醒查时代的反讽美学。而这种反讽感又被移植到了样板化的景区照片上,塑造一种太阳底下“果然”无新事的语调。
此外,“杭州”这个地域,似乎也是艺术家作品所经常强调的。地域的风格特性,不是湖光山色的标签,而是在特异状态下,某些社会深层结构特点的集中袒露。
可以拿展讯中,艺术家和策展人王将的照片做个对比:叶庆的头像可真斯文!和他的画一样,很“斯文”。因为难受的日子过去了,“今日转晴”嘛。
〇
顺手推书
造像之美
从犍陀罗到龙兴寺的佛造像艺术
监制 / 今日美术馆
出品人 / 赵重阳 赵小平
策划出品 / 一画会
主 编 / 陈柯翰 王凯
执行主编 / 陈慧兰
成品尺寸 / 230×285mm
装帧 / 全彩四色印刷、软精装
出版时间 / 2023年5月第一版
页码 / 256P
定价 / 268元
书号 / 978-988-75631-2-9
出版发行 / 今日美术馆出版社
扫码购买
象外近期文章
把艺术拉出圈外
你还可以在微博找到我们
@象外的象外
投稿邮箱
263419055@qq.com
在售好书,请点击阅读原文👇